close

<躍進的印度,掉下來的基層>

        近年來,印度的大型基建如雨後春筍的冒起,碩大的機場和簇新的地鐵配套如樹根抓住斑駁錯落的民居。印度的寶萊塢(Bollywood)亦舉世知名,鎂光燈下的影星甚至比歐洲的更美更有個性。其獨特的拍攝手法,大量的歌舞穿插其中,大膽的題材充滿熱情催淚的鏡頭。而另一端印度矽谷(Karnataka)技術和環保的拼發亦已經到達了世界頂尖的水平。急速的發展令人覺得印度已經迫不及待要在世界的大舞台搶佔一個注目的席位。

        但更為人印象深刻的是恐怖襲擊的陰霾,爆發不斷的風化案,為人垢病的衛生習慣和深受國際抗議的男權主義。正負差極大的印度令人疑惑矛盾,我抱著這個問號,踏上第一次的背包之旅。雖然只去了四個城市,但每次帶給我的衝擊都是嶄新而震撼的。

 

新舊不融──德里(Delhi

印度首都德里根據橫通東西的鐵道分割開德里和新德里兩部份,愈往北走愈感到龍蛇混雜。不過所謂最理想的新德里卻依然滿目瘡痍,閒置挖坑比比皆是,令人誤以為是餘火飛灰的蒼蠅,光鮮的新建築反而更突顯了印度基層的存在感。

在德里三天對物事的感受除了每日出門必定帶回塞滿一鼻子灰溜溜的沙塵之外,就是比本地票貴上30倍的博物館遊客票,反映了印度人自幼受教的種族差異,令其帶上了仇富心態。這種心態具現在德里每日明搶暗騙的故事,可能發生在酒店旅遊仲介公司內,火車站驗票門前,大廣場的一角,甚至於路上隨便的一點。而我因為要長期保持著高度戒備,所以交不上什麼朋友,就是偶爾在閒聊間提到Bollywood電影,Cricket體育國粹他們會眉飛色舞的跟我一直聊,當然到最後付錢一刻依舊是要撕破臉皮據理力爭那一分一毫的零錢,但其實反思一下也可以理解德里人會有這一面,其實某程度上因為生活迫人才會變得小算盤,辛苦工作一整天可能只換到半個麥當勞套餐

Jama Masjid  
德里市景

 

粉紅古城──齋浦爾Jaipur

印度金三角第二點齋浦爾雖然離首都只有兩百多公里之隔,在火車上只是呆望了三小時的光景就已經到達。但當逃離了擁擠的火車站人潮,被純正的印度人洗刷出一身純正印度味兒的我終於難得可以好好的呼吸一口空氣。

齋浦爾古城面積不大,不少住宿都落在城郊吸引外來的背包客,而這群迎合國外口味的建築令我多了一份置身西歐的錯覺。放下行裝向市區走,一直走到古城區最內端,發現身處山腳的人依然保留了農鄉的純真,對錢執念的表達亦變成小孩討零用的頑趣。依著延迥的石板路走到山頂,回首是處於盆地,錯落有致的街景。有序的建築群構築成蜂巢狀緊密的社區,這種有力的生活表現深深震撼到我。

鳥瞰JaipurJaipur夜景  
齋浦爾的晝夜


泰姬古陵──阿格拉(Agra

世界七大奇績泰姬陵是印度的代名詞,亦是這個金三角最後一點賴以為生的根本。外國人在當地人眼中就好像長著腳的鈔票,不要妄想會有機會安靜的漫步細閱街景,人力車伕,景點導賞員,伴手店員會圍著你一直轉,纏到你閒不下來。不過當和聊深入一點,就會聽到不一樣的故事。每個城市都有一種病態,集體的慣性就會變成共識。社區告訴他們外國人就是金礦,就是提款機,不拿白不拿,但同時簡樸的生活亦成就了一顆顆赤子的心。偶然的機會下被邀到泰姬陵導賞的家裡,騎上他的哈利重機在小巷颷,又跟人力車伕一齊食飯。和他們的言談間了解到其實他們的思想比已發展國家的都市人來得簡單,一直在外帶著的只是維生的面具。

摩托車博物館, 其實是他家拉=='  
彷如博物館的家

 

元於恆河──瓦拉納西Vanarasi

恆河是印度的聖河,是為人禽生死歸處。當地人深信恆河有著洗去罪孽,超脫輪迴的力量。但在外國人眼中,恆河只是一條因人口過份密集,缺乏有效管治,令水中糞生大腸桿菌群超過印度政府所訂標準值100倍以上的溫床。[1] 恆河旁的是入學錄取率比麻省理工更要低5倍的印度理工學院(瓦拉納西校區)IIT(BHU)。瓦拉納西小小的城區就存在著兩種迥然不同的生活令我費解,超然的恆河信仰孕育著超然的科技工業。但由於我沒有接觸過著名的IIT大學生(其實也沒辦法接觸,幾乎全部學生眼中只有術科,我也不好意思把他拉住,不然他因此遲到給退學了我就當腹黑了),和我有過交流的就只有幾個車伕和瑜珈教室的人,都愛錢的要命,比德里的更誇張,大概是因為幾乎整個瓦拉納西城區都充斥著旅客吧。

IMG_3106  
火葬,魂歸恆河

 

小結

今次行程短促,可以到達的城市不多,每個城市亦只能匆匆一瞥,走馬而過。能夠接觸的人事都不足以概括全部,聽說印度西北雪山高湖如畫,東部德蘭修女侍奉的足跡,南部的海灣小築通通都和我到過小小的北印四城大相逕庭,更遑論我只在這幾個城市待了幾天。而最重要的是,凡事相信自己的眼睛,我的故事只是代表了我的主觀,如果你也對印度抱著質疑的話,用自己的雙眼去肯定吧。

[1]     "India and pollution: Up to their necks in it", The Economist, 27 July 2008.

http://www.economist.com/node/11751397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oJoh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